篇一:《望庐山瀑布》教案 李白 学习 目标 1.了解、掌握作者的有关文学常识,掌握重点生字词。 2.领略作者笔下所描绘的自然之美,体会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。 3.加强朗读指导,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感知课文。 4.培养学生欣赏自然美的情趣,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、热按生活、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感。 重点 难点 重点:把握诗歌的内涵。体会作者所运用的拟人写作手法。 难点:领略作者笔下所描绘的自然之美,体会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。 教法 选择 朗读指导法、讨论法 课型 新授 课前准备 搜集并阅读有关描写瀑布的诗文 是否采用多媒体 是 教学 时数 1课时 教学 时数 第1课时 备课 总数 第27课时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、揭示学习目标 1.以旧引新,激发兴趣。同学们谁来给大家读读或背背你搜集的描写瀑布的诗文,有没有李白写的,你们对李白还有哪些了解呢?《静夜思》、《夜宿山寺》、《送孟浩然之广陵》、《早发白帝城》 2.揭示学习目标。 二、指导学生先学 出示古诗的一般学习步骤: ①理解课题,认识作者;②解释词语,说说诗意; ③联系实际,发挥想象;④感情朗读,体会诗境。 三、学生先学,教师巡视 学习《望庐山瀑布》完成下列任务: 1.知作者:看课下注释及练习册走近作者,了解作者。 李白生卒年月(701-761)字,太白;号,青莲居士。号称诗仙,现存诗900多首。风格飘逸、豪放;想象丰富、气魄雄伟。 2.读诗歌(要求:读准字音;读准节奏;读出感情。) (1)师范读全诗。学生画出节奏。 日照/香炉/生紫烟,遥看/瀑布/挂前川。 飞流/直下/三千尺,疑是银河/落九天。 (2)全班自由读、齐读这首诗。 讨论;读题目,谁能用这个“望”字组词?你觉得在这 指名学生背或读自己搜集的描写瀑布的诗文。 结合练习册学法导航及诗歌五步教学法指导学生学习《望庐山瀑布水》。 指导学生看课下注释及练习册走近作者,按名、时、地、著、称的要求了解作者。播放课件进行对照。 范读诗歌,并将请朗读要领 巡视并进行个别指导或点拨。 指导学生背或读自己搜集的描写瀑布的诗文,其余学生倾听。 默读练习册学法导航,明确学法要领。 倾听,并标注字音,画出朗读节奏。自由读。 朗读后,邻桌之间展开讨论。聆听,领回学法要领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儿应该用哪个词更准确些?解释题目的意思。你看到了什么?我们来看看李白是怎样夸的? 3.释诗意:读第一句诗。读注释②和③。除了这两个词,诗中哪些字你不理解?说整句诗的意思。 4.总结学法:读诗句、看注释、说意思。 5.根据以上学法自学二、三、四句诗。 四、检查学生先学效果 悟诗情、小组讨论。 1.诗中哪几句是作者望到的景色?作者运用了哪些写法? 日照香炉生紫烟,—动遥看瀑布挂前川。—静 飞流直下三千尺,—动 2.哪些是作者想象到的?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?(疑是银河落九天。—雄奇 壮丽) 五、学生讨论、更正,教师点拨 激感情:你觉得诗中哪些字用得妙?为什么? (生、挂、飞、落??) 1.轻声背诵诗,想象自己仿佛看到和听到了什么? 2.谁能用“啊,――真――”的句式来表达庐山瀑布给你的印象。此时此刻,你最想对李白说什么? 4.背诵、注意重音及诗歌节奏,再读古诗,把你们的感受读出来。 5.总结学法:学习诗歌的一般方法:(1)知作者。(2)读诗句。(3)释诗意。(4)激感情。 (5)背诵默写。 六、当堂训练 1.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。 紫烟()前川() 2.解释句中加点词语。 ⑴遥看瀑布挂前川 川:⑵疑是银河落九天 九天: 3.文学常识填空。 《望庐山瀑布》题目又作《_________》一文的作者是_____,字太白,号_______,____朝伟大诗人。 4.背诵并默写《望庐山瀑布》。 巡回指导,着重关注后进生的学习情况。 巡视并参与个别小组的讨论,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,努力做到有理有据。 引导学生找,说。、轻声低吟。 引导学生抓重点词,理解本文拟人首发的运用。 引导学生从描写对象,修辞手法,诗歌意境,情感表达等方面考虑 和学生共同回顾学习本诗的过程,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。 课件出示上述练习题,重点检查学困生的学习情况。 互相说,力求抓住重点,做到语言简练,表达准确。 找,做标记,想,说。 找,说,背诗,闭上眼睛想,听,说。 想,默练,叫道名的学生说。反复朗读成诵 回顾总结并记好笔记。 读,找,勾画,圈点表明特征性的词。组员之间相互说。 按照老师的指点在小组中展开讨论。 看大屏幕,思考,叫道名的学生回答问题,其余纠正补充。 作业 设置 1.布置作业:背诵并默写《望庐山瀑布》。 2.完成练习册1---4。3.搜集有关瀑布的古诗文。 教 学 反 思 等级评价 (A/B/C/D) 检查 签阅 第周,应备课时实备课时,共课时 评价:时间:签查(盖章): <p align=right>刘占英</p> 篇二:望庐山瀑布教案 《望庐山瀑布》教案 教学目标: 1.认识4个生字,会写“炉“、“银”、“流”3个生字。 2.有感情地朗读古诗,背诵古诗。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。 3.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。积累古诗中的名句。 教学重点:1.认识4个生字,会写“炉“、“银”、“流”3个生字。 2.有感情地朗读古诗,背诵古诗。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。教学难点: 1.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。 2.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。积累古诗中的名句。 教学准备: 教师:生字卡、挂图、课件、录音机。 学生:预习课文、读《静夜思》(李白)、搜集已学过的或课外读过的古诗。 教学过程: 一、以旧引新,激趣导入 1.复习李白《静夜思》和《赠汪伦》。(课件《静夜思》和《赠汪伦》) 导语:这是大诗人李白写的诗,谁会背呢?今天,我们又学习一首李白写瀑布的诗。 2.师引述:我国唐代有个诗人叫李白。这首诗是诗人李白五十岁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叫《望庐山瀑布》(板书课题),齐读题、释题。 释题后问:大家想知道他写了什么吗? 3.看图说话:(出示挂图)瞧,这就是李白作诗时的情景,请大家仔细看图,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。(出示庐山风景片,解说其秀丽的风光) 二、自主学习,初步感知 过渡语:诗人究竟写了些什么?我们读了课文就知道了。 1.听录音朗读课文。 2.自由读诗,借助拼音读准字音,读通顺诗句。 3.出示生字卡(庐、瀑、炉、疑、银、烟、流)谁会拼?(个别读、小组读、全班读、同桌互读互查) 4.让学生观察范字(银、烟、流),交流识字写字的经验。 5.有重点地指导识记(“银”字有两个“竖提”,“艮”的竖提应略向下,长于金字旁的竖提。板书生字) 6.学生练习书写生字。 7.同桌互读: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、互相评议、互相指点。(课件《望庐山瀑布》) 8.自学古诗: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,划出不理解的词语。(课件注释) 9.小组合作学习:交流已读懂的字词、解决不理解的问题,师巡回指导。 10.课堂交流:小组指派代表交流,一起解决疑难问题。 三、再读感悟,体会情感 1.自由读诗,边读边在脑中想像:古诗描绘了(转自:wWw.hnBoXu.com 博旭范文网:幼儿园教案望庐山瀑布)一幅怎样的情景? 2.小组交流,组内成员互相补充。 3.指名描述画面,师引导学生把想像的画面说具体、说生动。 4.体会情感:假如你就是诗人,看到眼前的情景,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?你最想说什么呢? 5.感情朗读:(课件《望庐山瀑布》)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朗读古诗。通过听录音读、跟读、范读、赛读、评读、自由读、同桌互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。 四、熟读成诵,情境背诗 把诗背给最要好的同学听,小组背,表演背,齐背(配音古筝,师引述望庐山瀑布) 五、拓展活动 你还读过李白写的古诗,读或背给同桌听。 课件 :早发白帝城 六、小结 是的,庐山瀑布以其雄伟壮观吸引了我们,下面我们再来欣赏那磅礴的气势。 七、布置作业 1.抄生字“银、烟、流”每个写一行。 2.背诵、默写《望庐山瀑布》。 七、 板书设计 《望庐山瀑布》 见:香炉 紫烟 瀑布挂前川 听:飞流直下三千尺对祖国山河热爱 感:落九天 篇三: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望庐山瀑布 教学目标: 1、 正确、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,背诵古诗。 2、 通过学生反复吟读古诗,理解诗句意思,感悟诗人的情感。 教学重难点: 重点:朗读、背诵课文。 难点:理解诗句意思,体会诗句描写的意境及作者所表达的情感。 教学准备: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 一、 谈话导入,揭示课题 师:孩子们,上课之前我们要进行背诵古诗大赛,有信心吗?谁先背背? 师: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?你还知道李白的哪些诗? 师:学习了李白这么多诗,你对李白有哪些了解呢? 1、欣赏庐山美景 过渡:同学们知道的真多,接下来老师请你们欣赏庐山的美景(板书庐山)。播放《庐山》。解说:庐山在江西省南部,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。 师:庐山美吗?你能用学过的词语夸夸庐山吗?(生回 答) 3、 欣赏瀑布 师:什么是瀑布?谁看见过?那么老师就饱饱你们的眼福(播放视频)师解说:说道瀑布就想到高山,从高山陡峭的地方,直流而下,远看像一块白布垂挂在山前,水流得很急,这就是瀑布。(板书瀑布) 4、 揭题 师:大诗人李白看到庐山瀑布这么壮观,诗兴大发,挥笔写了一首《望庐山瀑布》。板书:望 师:这里有两个生字,谁来领着大家拼读?(指名读、利用电子白板指导书写) 师:理解“望”(谁知望是什么意思?) 师:谁来讲讲课题的意思? 师:谁来讲讲课题的意思? 二、 初读古诗,指导朗读 过渡:读书百遍,其义自见。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,把每个字读正确,把每句诗读流利了。(开始) (一) 正确朗读 过渡:孩子们,老师读,你们认真听并在书上划分节奏。 1、划分节奏(学生在电子白板演示) 2、请四位同学开火车读,每人一句,其他同学是评委。 过渡:古人读诗是根据声调的变化来读,第1声、第2 声音长,3声、4声短,我们试试开始。 3、自由读 4、指名读 5、齐读 二、合作交流,领悟诗意 师:读了这么多,你有什么不懂的? 生:回答:老师我不懂() (一) 学生用白板勾画出不懂的词语 (二) 学习第一句 1、师解答:香炉:指香炉峰(老师顺手在黑板上画上香炉峰) 过渡:谁会给生字组词? 2、解答“生” 如:生长、生产、产生等,在这里是“产生” 过渡:高高的香炉峰上产生什么了呢? 3、 解答:“紫烟”——紫色的烟雾(师顺手画上紫烟) 过渡:为什么香炉峰上产生了紫色的烟雾呢?生答:有太阳照着(师顺手画紫烟和太阳) 4、 总结:(学生自由说,指名说)谁能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句的意思? (三) 学习第二句 过渡:古人根据物体的形状创造出一个个的汉字,这样 的字被称为象形字,猜猜这是什么字?(出示川字象形文字图片)所以诗中川的意思是河流。 1、 出示第二句(指名读) (1) 师顺手在香炉峰上画瀑布,远远看上去,瀑布像什么呢?(指名回答)好像挂在山前的一条河流 (2) 小结:师:谁能连起来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。 (四) 学习第三、四句(放手自学) 1.根据提供的词语解释、理解诗意 过渡:红日、青山、紫烟、白色的瀑布,这样的景象出现在诗人的面前,激发了他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,于是他写出了千古名句:出示后两句 过渡:自由读,根据解释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的意思? (1)自由读,理解诗意 师:真有“三千尺”吗?为了突出山势高,这种修辞手法叫“夸张”(板书) 师:诗人怀疑这从高处直流而下的瀑布是什么呢?(银河) 过渡:是啊,从高处飞流而下的瀑布,李白怀疑是从天上的银河从九天之外飞落下来的。 总结:过渡:孩子们,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古诗的意思。 三、 练习朗读和背诵 1、师:小朋友们,瀑布美不美?(板书美)我们在前面加一个字“壮美”。李白也跟你们一样被壮美的庐山瀑布景色吸引了,所以才写诗赞美它,李白满怀激情,这样的一种喜欢称之为”热爱“(板书热爱)他热爱这壮美的庐山瀑布,热爱这祖国的大好河山。 2、朗读(配乐) 过渡:那么,小朋友们就让我们带着感受美美地朗读一次吧 (1) 指名朗读 (2) 上台朗读表演 2、 背诵 师:让我们闭上双眼,一边想象一边背诵吧。 四、 拓展延伸(妙笔生花播放音乐) 此时此刻,把你把《望庐山瀑布》编成一个小故事,写下来吧! 相关热词搜索:庐山 瀑布 幼儿园教案 望庐山瀑布教案设计 人教版望庐山瀑布教案 |